看着人才济济的大殿内大家敞开痛饮,李世民心中兴奋可想而知,前一刻大唐还是青黄不接,将星凋零之势,但现在...........

  不说苏烈、薛礼、高侃等已经在真正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将领,就说姬松的大儿子姬润、其土弟姬青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,还有此番天下选兵之后,又在西域锻炼数年的刘成、黑齿常之、陆承宗、萧继祖等人,只要今后稍加历练,那就是大唐未来的将星。

  如此看来,将来大唐将星璀璨的时代恐怕不比自己当初打天下来的少。

  别看大食现在败的很惨,又和东罗马帝国交战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东罗马帝国虽有英明的皇帝,但却不可阻挡其衰弱的势头。

  一旦让大食缓过来,他们就真的能放弃丝路上这么大的利益?真的甘心被大唐打败的事实?

  不,不会的!

  将来的大唐虽然必然强大,但还没有到天下无敌的时候。此次西域两场战争要不是姬松亲自率领大军,后果还真不得而知。

  姬松的优势太大了,他在军方有着巨大的威望,在老将凋零的当时,他既能统合各部将领和士卒,也能压住那些桀骜不驯的将军们,又有来自朝廷的无限支持。真的是要人给人,要钱给钱,加上他本身就是大才,这才将两场本来能够让大唐伤筋动骨的大战,打成了现在这样的大胜!

  要是换上一人试试?不打个五年八年的那才叫怪事!

  “陛下,正所谓有宴无酒宴不成宴,有酒无诗口中无味!”

  这时,一位礼部官员站起来笑着说道:“此番大唐扬威域外,可谓是大涨我大唐的威风和士气。”

  他朝姬松微微一礼,道:“郕国公的事迹微臣也是有所耳闻,以病躯统领大军征伐域外,扩土千里,得州十余,如此大功岂能不吟诗颂之?”

  “都说郕国公诗词无双,这些年或许是政务繁忙的缘故却是稍有听闻其再有诗词传出,实乃大唐文坛之遗憾也!”

  说到这里就退了下去,但其意思不言而喻,所有人都看向了姬松,有人人期待,有人不屑,认为其江郎才尽。

  李世明闻言眼睛一亮,这些年他自己做过不少诗词,但却无一能称得上的精品。但姬松不一样,凡是出自其口,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。

  此次大唐扬威天下,岂能无文字宣之?

  “郕国公你看..........”

  姬松无奈,看了眼皇帝,又看了看众人,只能道:“陛下,郕现在一身事务缠身,哪有什么功夫去研究诗词啊。”

  “您这是为难臣了!”

  李世民闻言哈哈一笑:“哈哈哈~朕还以为什么事呢........不过也不无道理,仓促之间就算有所出也不能尽善尽美....”

  他沉吟片刻道:“那不如这样......”

  看向众人,他大手一挥道:“既然有人提议,那今日朕就以此次战争为题,大家畅所欲言,谁要是能做出佳作来,朕重重有赏.......另外也给郕国公一点时间嘛!”

  “哈哈哈哈~”

  众人闻言一笑,房玄龄也出声道:“陛下说的不错,郕国公以往所作诗词都是难得的佳作,更有传世之作出现,要是让他第一个做,其他人岂不是黯淡无光?所以,还是让其他人先作罢,也让郕国公作为裁判点评点评。”

  “想必以郕国公的身份,必然能做到不偏不倚,大家也能信服不是?”

  说完看向姬松,笑道:“郕国公以为如何?”

  “也好!”姬松也没有拒绝的理由,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他还能说什么呢?

  “好!”

  李世民一拍大腿,高兴道:“既然郕国公已经答应了,诸位......尔等还在等什么?”

  轰~

  此言一出文官这边全都兴奋起来,这可是他们的长项,这几日眼看着这些个武夫受尽恩宠和荣耀,心中酸楚也只有个人自知。

  现在终于等到他们出风头的时候了,要是做出能令人眼前一亮的诗词,必然轰传天下,为世人所敬仰。正如陛下所说,这是为了纪念这才的两场大战,能和这两场惊世之战牵连到一起的事和人,必将青史留名,那还等什么?

  “陛下,臣不才,愿抛砖引玉!”

  大殿中一位看着面生的官员上前道,完了还朝姬松一礼:“还请陛下和郕国公指正!”

  “嗯,好说,你且道来!”李世民大手一挥宣布道,姬松也是微笑着点点头。

  那人强压着心中的激动,先是沉吟片刻,就开始走动起来,口中也慢慢引出诗句......

  “臣亲眼所见陛下下旨天下选兵,大唐少年奔走相告,应者云集,转瞬间就是数万一支大军。数年辗转,无数次出生如此,终于在郕国公的带领下立下赫赫战功,但回来者又有几人?..........臣今日就以此为题作诗一首,诸位暂且听来!”

  “少年随将讨河湟,头白时清返故乡。”

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  喜欢姬唐请大家收藏:(qbxsw)姬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小说栈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姬唐,姬唐最新章节,姬唐 全本小说网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