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状元 第540章 准备好酱油

小说:农门状元 作者: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:2024-03-21 20:57:14 源网站:全本小说网
  卢照邻、崔明等人看着高台上肃穆的七郎,心中喟叹……原来还可以这样!

  也幸好赵太守出名的忠心耿耿,否则以这蛊惑人心的能力,朝廷恐怕都难以放心。

  七郎达到了演出效果,施施然地下场。

  在他的背影消失后,民众才缓缓站起,神情怅然若失,随即又兴奋……圆润大师是他们的太守,他们就是得佛祖庇佑的人!

  此时此刻,谁还去想什么吃小孩子的事呢?

  浴佛节俗讲圆满成功,七郎高高兴兴地召集众属官,笑问:“我的办法如何?”

  卢照邻说:“高!实在是高!”

  本来还有人提议,口号就喊“仙福永享,寿与天齐”,被赵太守否决了,说是逾矩不谦虚。

  但“救世之人”,也没谦虚到哪里去啊?

  七郎笑道:“我写一封信,跟萧都督说这件事。再写一份给太子殿下,请萧都督帮我转呈太子殿下。”

  丹东县令崔明佩服地看着七郎,太守年纪不大,很会做官啊!

  浴佛节之后,城中几个寺庙香火鼎盛,尤其是圆润大师的记名弟子惠宝,远近的香客慕名而来。

  惠宝不负众望,又说了圆润大师的几个小故事,什么大师在平康坊与歌姬参禅,三言两语说得歌姬看破红尘、削发为尼。

  连歌姬的名字都说得清清楚楚……艺名“琴操”,不由得人不信。

  这样带一点桃色的绯闻,让七郎的形象又亲和、接地气了一些。

  “听赵太守说话,严肃端方,原来也这么平易近人。”人们感叹。

  连歌姬这样低贱的身份,赵太守都没有嫌弃,愿意度她脱离红尘苦海,又何况普通百姓呢?

  安东州学再次发出招生公告,这一回报名的人就多了。

  汉人、扶余人、靺鞨人、契丹人,都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到州学。他们不是为了州学每日午饭的一顿肉,为的是能更接近赵太守,沐浴佛法!

  听说为了争夺学位,还有人上擂台打架的。

  卢照邻终于成功开展了教化工作,喜笑颜开……安东各族都学汉字、读儒家经典、礼佛,只要一代人,就跟中原无异了!

  私底下,卢照邻问七郎:“使君,琴操姑娘出家为尼的事,是真的吗?我在长安不曾听说。”

  七郎瞟了他一眼: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。”

  卢照邻:“……所以是有还是无?啊!使君,您这句诗颇有禅意,可惜就只有两句。”

  “那你帮我添上?”七郎笑着,转移了话题:“州学招生的事告一段落,就是春耕了。契丹人把牛马送过来,但没有驯养过的草原牛不会犁田耕地,用来拉车、拖重物,协助开荒是可以的。”

  “你召集各县令,安排牛马的分配。看看是租借,还是免费借给百姓比较好。”

  在这人少地多的地方,开荒是需要畜力的。

  其实刚开荒的地,前几年收成都很低,许多百姓都不愿意去开。这就是“荒田无人耕,田开有人争”。

  卢照邻应了,又说:“我没有管过耕种,恐怕做不好这些事,我寻些有经验的老农,看看怎么开展吧!”

  七郎点头:“除了畜力,还有肥力,我知道一个烧土粪法,也教给你。”

  出身农家的好处,这时候就展现出来了。

  和卢照邻相比,关于种地的事,七郎更有经验。

  要七郎来说,辽东这里还有一个弱势,就是没有没多少人养猪……吃不到红烧肉还是其次,关键是缺乏猪粪。

  这么一想,七郎又觉得该引进猪崽,鼓励百姓养猪。

  做地方官就是这样,一桩桩一件件的杂事,怎么也忙不完。

  天气渐暖,各地春耕开展得热火朝天,海上也出现了船只。

  阿史那贺鲁提出出海练一练,七郎欣然同意:“记得带上大鱼网,我芥末、酱油都准备好了!”

  渤海是个内海,天然的渔场!

  海参、海胆、鲍鱼、刀鱼……阿弥陀佛,美哉!美哉!

  阿史那贺鲁看着七郎,笑道:“好!我给你捕大鱼回来!”

  送他们出海时,七郎嘱咐:“你也当心些,毕竟是草原上套马的汉子。”

  “等你来说?”阿史那贺鲁哼道,“我早跟着士兵学会的游泳!太守请回吧,等我好消息!”

  等他满载而归,就可以跟赵七郎谈收拢东突厥!

  七郎看着士兵们摩拳擦掌地扬帆起航,对左右说:“去营口盐场提一批盐,专门用于腌咸鱼,卖到洛阳、长安去!”

  卢照邻也期待地说:“长安城的贵人爱吃车螯、牡蛎,但吃的都是干货,哪里知道新鲜的才好吃!”

  “鲜牡蛎撒一点蒜末,在炭火上烤一烤,就鲜美无比!”

  跟着七郎来安东的,许多都是中原人,没吃过活海鲜,听卢照邻说得,一个个望着大海,充满向往。

  也不知道阿史那将军,能给他们什么惊喜!

 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:(qbxsw)农门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小说栈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门状元,农门状元最新章节,农门状元 全本小说网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