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状元 第653章 大唐财神爷

小说:农门状元 作者: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:2024-03-21 20:57:14 源网站:全本小说网
  “古时有一个宰相,人称‘刘财神’……”

  七郎说的,其实是“后人”。

  中唐宰相刘晏,唐代宗的“财神爷”,当时人称“军国费用全仰仗于刘晏”。

  刘晏做县令时,在县内开展经济实验,增加朝廷税收的同时改善民生,百姓踊跃纳税。

  在农业经济时代,增加税收往往意味着搜刮百姓,刘晏的能耐很难得!

  刘晏的主要成就,是主持盐务、漕运,搞“快递”!通过驿站系统设置快马,使各地市场互通有无,以平衡物价、繁荣市场。

  这位刘宰相的故事,打开了李象的眼界,原来宰相还有这样的……是了,朝廷科举,也考经济策论。

  那么赵先生做的,也就是宰相的事?

  当初赵先生拿着太守的俸禄,就操宰相的心……实乃国之栋梁。

  李象听故事听得认真,又问:“这位刘宰相的事迹,我却没听过……不知他后来如何?”

  七郎:“……”

  被你家侄子的孙子的孙子……给处死了。

  一朝天子一朝臣,唐代宗的“财神爷”到了唐德宗时,被贬出京、最后处死,天下为之冤屈。

  说起来,刘植如今是西域有名的“财神县令”,不知跟这位刘晏有没有关系?

  说不定未来的宰相刘晏,是阿植的后人?

  念叨着阿植这位贺鲁的女婿,东突厥部也遥遥在望了。

  一路上,李象除了跟七郎学习经济、政务,还点亮了一项新技能。

  小皇孙知道收羊毛兔皮是“买鹿制楚”之策,对织毛衣起了兴趣,央着董月明身边的侍女教织毛衣。

  他人聪明,手指灵活,织出来的毛衣针脚整齐,像模像样的。

  没几天,七郎收到了小皇孙织的一条围巾,心情有些微妙。

  李象觉得天气那么冷,抱着毛球织来织去,甚是有趣。

  等回京之后,给皇祖父和母亲也织一件毛衣,他们想必很欣慰!

  接近东突厥部的驻地,途中可见牧民的营帐了,李象才依依不舍地把毛球收起来。

  长安城关于阿史那贺鲁的传说,大多跟七郎有关,“风流长安少年郎”、“卿本佳人”……

  当然,也对七郎相人的能耐叹为观止。

  赵七郎评价阿史那贺鲁鹰视狼顾,贺鲁果然就做了卧底,借义兄首级一用!

  明明是西突厥的丧家之犬,却当了东突厥部的可汗,还为朝廷立了大功,得到承认和嘉奖!

  这一招“借刀杀人”,连大唐都成了他手中的刀,不服不行!

  李象好奇地问:“先生,阿史那贺鲁是什么样的人?”

  七郎摸了摸下巴:“佳人。”

  凡能为我所用者,皆佳人也。

  此次北巡、查干湖会猎,东突厥部也派了人,贺鲁却没有亲自去。

  七郎不得不怀疑,贺鲁不想再见到他。

  这就令人伤心了……怎么的,过河拆桥?当上可汗就翻脸不认人?

  呵呵,想逃,没那么容易!

  此时,东突厥王帐里,阿史那贺鲁也得到了七郎即将到来的消息,第一反应就是……躲。

  第二反应是,为什么要怕他?

  老子现在也是东突厥可汗了,朝廷承认的!赵全能耐我何?

  贺鲁脸色变了又变,低声骂了一句,在营帐里转了几圈,对心腹吩咐了下去。

  赵全千里迢迢而来,不给点东西打发不走!

  七郎还不知道,他的好朋友对他如此防备,否则又要伤心了。

  阿史那贺鲁为表示对朝廷的臣服,带领突厥人北迁到更苦寒的地方,如今就苦了七郎。

  所谓天寒地冻,就是字面上的意思。

  七郎歉疚地看着董月明:“辛苦娘子陪我远行。”

  董月明说:“那么多将士都不言苦,我有何可苦?夫唱妇随,郎君去哪里,我自然去哪里。”

  ……绝不是不放心。

  东突厥部又没有什么出名的美人,她有什么不放心的。

  七郎想,养狼嘛,养不熟就只好宰了。

  男子汉大丈夫,切不可感情用事,与其顾虑许多,不如快刀斩乱麻,必要时一刀杀个干净。

  贺鲁不由得打了个喷嚏,脊背隐隐窜出一股寒意。

  大军穿过皑皑白雪,旌旗被狂野的北风吹得猎猎作响,七郎终于抵达了东突厥王庭。

  “我来,你高不高兴?”飘落的雪花中,七郎张开双臂,笑得如夏日暖阳。

  对七郎的不正经,贺鲁早就麻木了,除了嘴角抽了抽,没有别的反应。

  突厥人却是一片惊叹声。

  一是为赵都督的年纪;二是为他跟自家可汗不同寻常交情;三是为那被长安平康坊女郎追捧的俊朗姿容。

  七郎觉得,主要是第三项。

  在这刷脸的时代,长得好就是这么嚣张。

  相互见礼之后,阿史那贺鲁请李象、七郎和董月明、李思文入王帐。

 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:(qbxsw)农门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小说栈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门状元,农门状元最新章节,农门状元 全本小说网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