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状元 第722章 请萧大哥背锅

小说:农门状元 作者: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:2024-03-21 20:57:14 源网站:全本小说网
  年轻的新帝面无表情地听着种种反对的声音。

  七郎这一次以辽东都督兼散骑常侍的身份参加了朝会,他虽是武举首创之人,却老老实实地作壁上观。

  ……重要人物,总得等别人吵一吵再出场。

  朝臣分成两派、各执己见,谁也不能说服谁……

  萧凌随即出列:“臣认同赵常侍的观点,我萧家郎君虽不敢称勇武,也可以下场试一试!”

  兰陵萧氏,有这个信心。

  无论察举还是科举,都不影响萧家人当宰相。就算多一个武举,又有何妨!

  七郎心中给萧大哥竖起大拇指……好兄弟,讲义气!

  他赞道:“萧尚书谦虚了,萧家郎君文武双全、天下皆知。”

  七郎和萧凌一唱一和,把话说到这份上了,勋贵世家们也转过念头……

  若真的开武举,只怕也跟进士、明经一样,得中者还是世家为主。

  那些饱饭都没吃几天的寒门武士,就算天生神力,又怎么跟世家比?

  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重臣都没再说什么,赞同的就更多了……

  “既是天下人人皆可参加,老臣家的儿郎,也想下场一试!”

  “臣附议!”

  认同的人越来越多,李积却从头到尾没有表态。

  他接连两次加封,已经是风口浪尖……为了不刺激长孙无忌,还是先保持低调。

  这种小事,也没必要出头。

  是的,在很多人看来重要的“新帝第一把火”,在李积看来是小事。

  ……不就是演武给陛下看吗?叽叽歪歪!

  真的想反对,办了今年的哄哄新帝开心,再找一些茬,明年终止就是!

  武举的事,就这样定了下来。

  皇帝下令,此事交给兵部和礼部协办。

  兵部尚书崔敦礼推拒:“老臣会打仗,却没办过科举。武举既仿效科举,不如就由礼部主持。”

  崔敦礼是一员老将,从灵州都督任上被征拜回朝,授兵部尚书。

  前两年还平定了回纥之乱。

  但他同样出身世家,知道武举一时不显,长远来看就是挖世家勋贵的围墙,并不是很想接这件事。

  萧凌说:“兵部是最知兵的,崔尚书更是名将、慧眼如炬,由您主持武举、选拔武将是最合适的。”

  崔敦礼瞟了萧凌一眼,不说话,只等着皇帝的决断。

  论年龄、辈分,他都比萧凌高……两家还是亲戚,他是萧凌的长辈,不用跟萧凌客气。

  皇帝平静地说:“两位爱卿都是朝中栋梁,如今首开武举,由你们一起办,朕才放心!爱卿可不要令朕失望。”

  语气平静,最后一句话却说得重。

  崔敦礼看向长孙无忌,见对方微微点头,这才应下。

  散朝之后,皇帝留下了萧凌,“让礼部协办武举,是赵全的提议,朕也觉得此事交给爱卿办可以放心。”

  萧凌微笑:“谢陛下信重。”

  他虽然也想跟着皇帝的步伐走,但办武举,办得好不是什么大功劳;

  办不好,又同时得罪世家和皇帝。

  由兵部主持就好,何必拉上他?

  ……回头再找七郎算账!

  皇帝正色道:“朕有一个要求,此科及第的武进士,寒门至少要占到两成。”

  萧凌尽量保持微笑。

  他就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!

  即使开武举,也是世家勋贵近水楼台先得月,寒门子弟得到消息都晚了,还要两成?

  皇帝接着说:“武举要成为范例,第一届就很重要。尤其是寒门武士,不仅要看武艺,还要看品性,人品有瑕疵者,一概不能入选。”

  萧凌:……世家有家族做保证,查起人品来也容易,寒门可不好查。

  他忍了又忍,继续保持微笑,提醒:“陛下,此事是兵部主导,礼部只是协助。”

  皇帝淡然点头:“朕知道,但赵全说,萧爱卿你一定会有办法。”

  萧凌:……是可忍孰不可忍。

  从皇宫中出来,萧凌得了一堆的“细节要求”,皇帝管这叫一个要求?

  和煦春风中,京城第一美男子萧凌的脸色像寒冬的冰雪。

  “去赵家!”萧凌咬牙吩咐。

  今日不把赵全那小子打一顿,他就不姓萧!

 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:(qbxsw)农门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小说栈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门状元,农门状元最新章节,农门状元 全本小说网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