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状元 第977章 功过赏罚

小说:农门状元 作者: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:2024-03-21 20:57:14 源网站:全本小说网
  管大单独见七郎的时候,送上了一批古董。

  “阿史那可汗知道主公喜欢这些东西,特意命人收集的。主公瞧一瞧,到底是不是真古董。”

  管大笑着介绍:“这个黄金面具,据说是有五百年历史了。这个题铭铜板,雕刻有卷角羊;这个持刀玉雕……”

  这些古董或精致或粗糙,都承载了岁月的痕迹,诉说着曾经的文明。

  七郎高兴地说:“贺鲁有心,无论真的假的,我都喜欢。也难为你不远万里带回来。”

  他挥一挥衣袖顺手,这些遥远文明的古董,去了该去的地方。

  这样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,他只是代为保管,将来也不可能带到坟墓里去。

  或是献给皇帝,或是交给更合适的人,只要在华夏之地即可。

  管大送上了贺鲁收集的礼物,又汇报波斯、大食的情况。

  阿史那贺鲁带突厥人西迁,以助萨珊波斯复国为名鸠占鹊巢,建立波斯突厥汗国,打击了大食帝国的崛起。

  但大食国并没有灭亡,仍然在顽强地挣扎,波斯湾半岛上,此时局势紧张。

  而大食国最强大的,除了武力之外,就是能蛊惑人心的大食教。

  “阿史那可汗说,宗教是第二条战线。他希望与条支都督府合作,让和尚去西方传教,扼制大食教。”

  七郎神色凝重,若任由大食教发展,日后会侵蚀到许多地方。

  如今信仰佛教的西域和南洋许多国家,都会变成大食教的势力范围。

  他点点头:“我会写好奏折,你一起带进长安。此次你和李敬业、凌泽立下大功,陛下一定有封赏。”

  虽然马打蓝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国,毕竟也是开疆拓土。

  管大和李敬业这一次把格局打开,为以后出海的人树立榜样!

  对于封赏,管大倒不是很在意。

  他咧嘴笑道:“俺这样受招安的,能做到岭南道司马已经到顶。升官封爵没啥戏,希望皇帝多赏钱帛吧!”

  七郎瞟了他一眼:“你还缺钱?”

  别以为我不知道,你这厮富得流油。

  哪天老赵家没有余粮了,那就……

  管大瞪大眼睛:“主公这是啥意思?难道俺还能私藏什么?俺就是有这个心,也没有袖里乾坤,能藏去哪里?”

  七郎说:“我记得,你有个海上基地。”

  “误会!都是误会!莫得这回事!”管大连声反驳,“没有别的事,俺先走一步?”

  七郎见这老贼睁眼说瞎话,笑骂:“走吧!你老实点,别让外人知道!”

  水至清则无鱼。

  他不能要求所有人向圣贤看齐,只要保持住底线就可以。

  管大嘿嘿笑着溜走……主公心情不错,看来贺鲁送的礼物很得主公欢心。

  船队回到广州的消息,很快传到了长安,从皇帝到文武百官,全都兴奋期待。

  此次远航发生的事,也用春秋笔法写成奏章,先送到长安。

  得知在爪哇岛上发生的事,皇帝召见英国公李积,笑道:“赵子逊下岭南时,曾说要把汉朝马援在安南立的铜柱重新立起来。如今铜柱没找到,令孙先去南洋立了石碑。”

  “石碑倒,爪哇沉。真豪气,不愧是将门虎子!”

  李积捋了捋花白的胡子,笑道:“此乃天佑我朝,亦是陛下天威震慑四方,敬业总算没有丢大唐的脸面。”

  虽然英国公谦虚地表示,自家孙子没什么功劳,皇帝还是想着要怎么赏赐。

  管大和凌泽都是招安的贼匪,可以加封个散官勋职。

  李敬业出身好又年轻,假以时日,未必不能成为李唐皇朝新的长城。

  若要封赏这几个人,就更得封赏主持下南洋之事的赵全。

  华阳侯、岭南大都督赵子逊,该当何赏?

  管大、凌泽和李敬业带着南洋各国的使臣、负荆请罪的马打蓝国主浩浩荡荡地进长安。

  他们满载而归,等待他们的是荣誉!

  凌泽得知管大背着他给赵都督、夫人、小郎君们都准备了礼物,嘀咕:“老管不厚道,你应该早说,我们也准备些礼物。”

  管大理直气壮:“这还用早说?有心就该自己准备!”

  他们抵达长安后,很快得到皇帝的召见。

  管大被加封“归德将军”,凌泽封“定远将军”。

  虽然都是散官,但以后他们的子孙,就是堂堂正正的将门子弟。

  凌泽激动得热泪盈眶,“定远将军”一个散官称谓,比金银珠宝更值钱!

  他投诚的时候,初衷就是希望子孙后代堂堂正正做人!

  管大虽说不重视官职,听到从三品“归德将军”的称号,还是笑得满脸褶子。

  真不是做梦!

  渤海大海盗,当上了归德将军!

  娘咧!俺这回光宗耀祖了!

  他们同时对七郎升起了崇敬和感激之情,若没有主公的知遇之恩,绝对走不到今日这一步。

  没别的说,这条命是主公的。

  将来主公让他们做什么,他们就做什么!

  李敬业封了“上骑都尉”的勋爵,他仰着头对家人说:“我现在就是上骑都尉,相当于子爵。祖父只是国公而已,四舍五入跟我也差不多。”

  他的父亲李震哭笑不得:“你这四舍五入是跟赵家学的?入得也太多了。”

  就算是子爵,到国公,这距离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跨不过。

  但不管怎么说,犬子变成虎子,李震老怀宽慰。

  下南洋的人陆续得到封赏,封赏岭南道都督赵全的旨意也下达……授“柱国大将军”!

  柱国再往上,就是“上柱国”。

  《旧五代史·唐书》曰:“上柱国,勋之极也。”

  柱国表彰的是战功,皇帝认可七郎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功绩!

  朝中文武赞叹议论……李唐皇室的祖先,就是西魏“八柱国”之一!

  出门农家的赵全,年过而立封柱国大将军,真是一个奇迹。

  时代变了吗?

  萧凌笑着对夫人说:“子逊的尾巴又该翘起来了,他最骄傲的就是开疆拓土。放眼四方,他也确实当得这个封赏。”

  崔氏想到当初那个一口一个“大人”的小顽童,既唏嘘又欣慰。

  现在上赶着喊七郎做“大人”的,想必有不少吧?

  他们所料不差。

  雍州司功参军王福畴听到这个消息,就在琢磨……儿子王勃想拜赵柱国为义父?

  听闻赵柱国有个女公子,年纪和自家儿子相仿。

  自家儿子年少有才名,也不差,不知赵柱国能不能看得上?

 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:(qbxsw)农门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小说栈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门状元,农门状元最新章节,农门状元 全本小说网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